无论是过去的深度学习,还是如今风靡全行业的大语言模型,每一家临床试验数字化企业都对这项创新技术尤为热情。“出海”浪潮中,对于AI技术的不同认知亦为他们带来不同的竞争力。如果要临床试验数字化企业围绕AI进行进一步划分,太美、Veeva两家头部公司无疑可被归为同类。具体而言,两家企业均是业内鲜有能够覆盖从临床到营销领域的数字化解决方案的企业,且都将AI植入了自家的整个产品体系。在Veeva看来,AI能够起到提高数据处理效率、优化患者招募、改进试验设计、增强数据分析精度等功能,进而降低临床试验的成本,提升项目申报的效率。因而在服务“出海”用户时能够提供更强的硬实力。Medidata则可归为另一类企业。他们除在流程之中应用AI外,也基于AI开拓了不少新的创新应用。2020年,FDA同意Medidata AI Synthetic Control Arm(SCA)合成对照组解决方案应用于美国临床阶段免疫治疗公司Medicenna Therapeutics一项MDNA55治疗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rGBM)的III期注册试验。这是III期试验首次批准采用混合外部对照组,亦是AI“数据应用”中颇为典型的案例。白细胞介素-4受体蛋白质治疗剂是MDNA55 的主要成分,能够诱使癌细胞吸收摄取并释放毒素以致免疫性细胞死亡。但由于试验受试者招募难、留存难等难题,试验开展一度陷入无人可用的困境。一方面,MDNA55属于靶向治疗大分子,无法穿过血脑屏障,给药时必须直接传递至肿瘤,因而无法通过招募安慰剂组来进行对照试验;另一方面,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生存期受限,急需治疗的患者多因担心被分配进入对照组而放弃参与试验。为了解决Medicenna的需求,Medidata首先根据MDNA55 II期试验结果为III期试验设计混合对照组试验方案,再利用自身包含700多万匿名化患者数据库构建了一个符合患者特征的合成对照组。最后,Medidata借助倾向评分匹配的统计学方法,保证AI支持下的合成对照组能与治疗组形成良好对照和平衡。Medidata成功帮助Medicenna在接下来的III期试验中减少招募100个对照组患者,成为罕见病试验采用混合外部对照组的首创之举。这种基于AI合成对照组的应用将提升入组患者接受试验药物治疗的概率,有望提高入组率,在不影响试验科学可解释性的同时,加快试验进程。总的来说,无论是围绕全流程展开的提质增效,还是基于特定场景创造的AI合成对照组,AI的引入都让临床试验数字化企业们更深度地介入到了新药的临床试验中,更有效地助力创新药的上市。同时,创新药企的“出海”也将因为AI技术的不断突破而受益。更高效的临床试验数字化工具加持之下,我们或能看到更多国内的优质产品以更快的速度通过审评审批,进而让全球范围内的患者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