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上海医疗器械创新展创新前沿 | 用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可伸缩耐热蛋白质电子皮肤
最近,用于智能医疗监测的柔性生物电子学的发展亟待加强。医疗保健监测的柔性生物电子器件,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具体而言,安装在人体上的柔性生物电子皮肤可收集多种物理信号(如湿度、紫外线或温度),并通过模仿人体体感系统将这些刺激转化为可视化信息。
2024上海高端医疗设备展洁净室聚焦:医用洁净装备工程的设计和招标工作如何开展?
近年来,医用洁净装备工程EPC作为一种新型的招标模式,已被广大医疗建设单位认可,并陆续应用到了实际的医用洁净装备工程的招投标工作中。医院洁净装备工程设计组织与管理工作由医院建设方负责。
2024上海医疗设备展医用材料专文独家搬运:派瑞林涂层芯轴在球囊导管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这两种涂层材料的成本和性能相当,已成功在导管成形芯轴上使用几十年。然而,人们对人体直接和间接接触氟化聚合物的问题越来越关注,政府监管机构也在采取行动来限制和取消不同行业的使用。而聚四氟乙烯就是一种PFAS(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材料,且在PFAS市场上占据了大部分份额。
Medtec人工血管合集之《IJEM》: 小口径人工血管
3D打印了高精度仿生的内外双层人工血管。该人工血管内层的有序结构,模拟了具有可收缩舒张的血管中膜。外层具有较高的拉伸模量,模拟了血管外膜,起到防止血管破裂、血液渗漏的作用。3D打印的人工血管植入体内1 个月后,在体内血流的刺激下,内层成功诱导了平滑肌层的快速重建及内皮化;而外层则诱导了血管外膜组织的再生,重塑了天然血管的三层结构,实现了血管在体内快速有序再生。
2024有源医疗器械创新论坛盘点创新医疗器械的四大「堵点」
数据显示,从2014年至2023年,国家药监局共批准250个创新医疗器械上市。仅2023年,国家药监局共收到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申请466项,比2022年增加35.9%,其中69项获准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最终,共批准61个创新医疗器械产品上市,相比2022年增加11%。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医疗器械创新成果已经进入了爆发期。
上海医疗器械博览会学术分享:应用纳米材料类医疗器械产品现状探讨
已有多种形式的应用纳米材料的医疗器械,包括利用纳米技术设计制备的结构型、固化型、游离型、以及未含纳米材料的医疗器械,它们都可以通过改变其特性来提高生物学活性,并且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感染。然而,由于某些原因,这些医疗器械在使用/植入时可能会出现纳米颗粒的产生。